7月12日凌晨,以色列国防军防空系统突然拉响警报。这不是普通的拦截演练,而是伊朗革命卫队刚宣布完成新一轮导弹试射后的应激反应。就在前一天,以色列防长公开放话‘若伊朗威胁,将再次打击’,而白宫透露的消息显示,内塔尼亚胡正拉着特朗普‘紧急商量对策’。 这场看似突然的‘催战’,背后藏着以色列压箱底的焦虑。
2025年7月11日,以色列特拉维夫街头,市民手机弹出一条新闻:“以防长加兰特警告伊朗:若再威胁,以军将采取行动。” 几乎同一时间,华盛顿的消息传来,内塔尼亚胡正与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密谈,桌上摆着一份“重启对伊谈判”的草案。
过去半个月,以色列的动作像连环拳:7月7日,以军战机突袭伊朗纳坦兹核设施,炸毁3台离心机;7月8日凌晨,暗杀小组试图刺杀伊朗核物理学家穆萨维,虽然失败但导致2名伊朗安保人员死亡;更早的6月底,以色列情报部门甚至策划过针对哈梅内伊的暗杀行动,最后因美方“劝阻”才作罢。
以色列防长加兰特在7月11日的电视讲话中直言:“伊朗最近的核活动已越界,我们不承诺克制。 ” 这话刚落地,以色列媒体就爆出“内塔尼亚胡团队紧急联系白宫,要求特朗普政府‘尽快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’”。
7月7日的白宫会面,被镜头记录得明明白白:内塔尼亚胡递上一封亲笔信,里面写着“提名特朗普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”;特朗普则拍着胸脯说:“我已经安排和伊朗谈了,他们想谈,我们也乐意谈。 ” 现场记者拍照时,两人的笑容几乎要溢出屏幕。
但在伊朗首都德黑兰,这幕“兄弟情深”的戏码被当成了讽刺。 《纽约时报》直接评论:“两人的‘和平表态’,更像是以色列空袭伊朗后,美国给的‘胜利勋章’。 ”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当天就反驳:“特朗普说伊朗求着谈判? 这是美国信誉崩塌时的‘绝望表演’。 ” 外长阿拉格齐更直接:“伊美没计划会晤,第六轮核谈判是因以色列炸了我们的核基地才中断的。 ”
原来,伊美原本从4月开始,通过第三方进行了五轮核谈判,第五轮甚至“接近历史性突破”。伊朗同意冻结核活动3个月,换取部分制裁解除。 但6月15日,谈判进行到关键阶段时,以色列突然空袭了伊朗纳坦兹和福尔多核基地,炸死38名伊朗核科学家,谈判就此黄了。
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倒是另辟蹊径。 7月7日,他接受美国右翼媒体人塔克·卡尔森采访时,公开说:“特朗普有能力引导中东和平。 ” 还刻意淡化以色列的暗杀行动:“最近的袭击不是美国指使的,是以色列自己的主意。 ” 这话让伊朗国内炸了锅,改革派支持他“主动破冰”,强硬派却骂他“软弱”。
佩泽希齐扬敢说“特朗普能谈和”,是有原因的。他所在的改革派一直主张“和美国缓和关系”,毕竟伊朗现在日子不好过:截至7月7日,以色列的空袭已造成1060名伊朗人死亡,4800人受伤,其中38人是孩子,132人是妇女。
但伊朗民众不买账。 “总统说特朗普能谈和,那去年以色列炸我们的时候,特朗普在哪? ” 德黑兰市民阿里在社交媒体上留言,“我们死了这么多人,他却和内塔尼亚胡互相吹捧,这不是谈判,是帮凶。” 更关键的是,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至今没松口。 哈梅内伊在7月9日的讲话中强调:“和美国的谈判必须以‘彻底取消制裁’为前提,否则免谈。 ”
佩泽希齐扬的尴尬在于,他虽然是总统,但外交政策最终由哈梅内伊拍板。 伊朗革命卫队更是直接警告:“任何向美国让步的行为,都是对抵抗以色列的背叛。 ” 所以,当佩泽希齐扬说“要确保谈判期间以色列不再袭击”时,伊朗民众只觉得他在说漂亮话,以色列的炸弹可不会等谈判结果。
以色列为什么急着催特朗普? 看看他们的“战场清单”就明白了:
第一条线:伊朗核威胁。以色列一直把伊朗核计划视为“生死线”,内塔尼亚胡多次说“绝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”。 但伊朗的核设施越建越多,纳坦兹、福尔多、伊斯法罕……分布在伊朗多地,以军战机每次空袭都要冒被防空导弹击落的风险。 更麻烦的是,伊朗现在有了更先进的离心机,浓缩铀产量比去年翻了一倍。
第二条线:胡塞武装“反杀”。 红海那边,胡塞武装最近闹得更凶了。 7月10日,他们用导弹击中了美军“艾森豪威尔”号航母的甲板(虽未爆炸,但造成3名水兵受伤);同一天,还击落了一架价值3000万美元的MQ-9“死神”无人机。这已经是胡塞今年击落的第7架同类型无人机。 以色列原本想拉美国组建“反胡塞联盟”,结果胡塞越打越强,美国都不想硬扛了,上周刚宣布“暂时停火”。
第三条线:加沙停火谈崩。 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经打了9个月,以色列投入了10万兵力,每天光是防空导弹就要打几十枚。 但哈马斯在卡塔尔谈判中态度强硬:“不撤军,没商量。 ” 以色列士兵在内部聊天记录里抱怨:“上级让我们尽量少伤平民,可哈马斯把火箭弹藏在居民楼里,我们不打怎么办? ” 以色列国内的反战声越来越大,7月11日特拉维夫爆发小规模抗议,口号是“先解决加沙,再管伊朗”。
三线作战的压力下,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快“撑不住”了。 以军数据显示,仅7月以来,他们就拦截了23枚伊朗发射的导弹和15架无人机,消耗的拦截弹数量是6月的3倍。 兵力更紧张,陆军第98师刚从加沙撤回休整,第162师又被调去守北部边境,应对黎巴嫩真主党的袭击。
这时候,以色列想到了“老办法”:催美国动手。 内塔尼亚胡团队给白宫递的草案里写着:“胡塞武装现在威胁红海航运,他们的导弹能打到以色列,这不再是‘地区问题’,是‘西方共同威胁’。 ” 潜台词很明确:特朗普你要是不帮忙打胡塞,以后中东乱起来,你也别想置身事外。
特朗普会听以色列的吗?特朗普最近的日子也不好过。 2024年大选刚结束,他承诺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,但国内通胀还没降下来,中东又闹得不可开交。 7月10日,他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说:“以色列是我的好朋友,但美国不能当‘世界警察’。 ” 话虽这么说,他却没明确拒绝内塔尼亚胡的请求。毕竟,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“关键盟友”,每年给美国送30多亿美元的军火订单,特朗普的竞选团队还收过内塔尼亚胡支持者的捐款。
伊朗这边也没闲着。 除了佩泽希齐扬的“亲美试探”,革命卫队正在悄悄做两件事:一是把核设施分散到更多地下基地,二是和黎巴嫩真主党、也门胡塞武装开视频会议,商量“联合反击”。 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在7月11日的讲话中说:“如果以色列敢动伊朗一根汗毛,我们的火箭弹会覆盖特拉维夫所有街区。 ”
伊朗最近在霍尔木兹海峡增加了军舰巡逻。 那里是全球30%石油运输的必经之路,如果伊朗封锁海峡,国际油价会立刻涨到每桶150美元以上。这对美国来说,是不能承受的代价。
以色列催特朗普动手,本质上是“战略焦虑”的爆发:既想压伊朗让步,又怕自己先撑不住;既想借美国之手解决胡塞和加沙问题,又怕引火烧身。而伊朗的“软硬兼施”,总统示好美国、强硬派抵制、革命卫队备战,则是在争取最大的谈判筹码。
现在,所有人都在等两个信号:一是特朗普什么时候拍板“打还是不打”;二是伊朗会不会在谈判中松口。 但有一点很清楚:中东的火药桶,已经拧得更紧了。
安联配资-在线配资网-可以加杠杆的股票平台-哪个平台买股票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